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0605linux

資訊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INFOSEC)

保護資訊之機密性、完整性與可用性;得增加諸如鑑別性、可歸責性、不可否認性與可靠性。
1. 機密性 (Confidentiality)
  資料不得被未經授權之個人、實體或程序所取得或揭露的特性。
2. 完整性(Integrity)
  對資產之精確與完整安全保證的特性。
  (i) 可歸責性 (Accountability):確保實體之行為可唯一追溯到該實體的特性。
  (ii) 鑑別性 (Authenticity):確保一主體或資源之識別就是其所聲明者的特性。
             鑑別性適用於如使用者、程序、系統與資訊等實體。
  (iii) 不可否認性 (Non-repudiation):對一已發生之行動或事件的證明,使該行動或事件往後不能被否認的能力。
3. 可用性(Availability)
  已授權實體在需要時可存取與使用之特性。
4. 可靠性(Reliability)
  始終如一預期之行為與結果的特性。


維護接駁資訊的權利

何謂公開的標準?


流行未必等於標準。 在上一節當中, 我們看到了最佳的反例 -- MS Word 所產生的 .doc 檔, 有廣大的使用族群, 但軟體授權聲明上卻清楚寫著客戶不得對它進行逆向工程。 讀寫相容的檔案格式都需要獲得特定公司的授權, 這樣的檔案格式如果成為業界甚或國家的標準, 豈不是以公權力圖利特定廠商?

免費未必就是公開。 問題的癥結也不在於軟硬體的價格 (確實有些公司 想以英文字 "free" 的雙重意義混淆消費者視聽)。 Digital Convergence 的 :CueCat 掃描器, 不僅所附的軟體是免費的, 連硬體本身都是免費的, 但是當它的 HPS 被破解而公佈在網頁上時, 隨即威脅要控告程式設計師。 免費而封閉的軟硬體, 就像包了糖衣的毒品, 它的運作方式至為明顯: 先吸引消費者上癮, 再加以宰割。

究竟什麼才是公開的標準呢? 從微軟內部流出的萬聖節文件當中可以得到一點啟示。 雖然文件中主要的假想敵為 Linux 及其他開放原始碼軟體, 但這份文件的作者對微軟管理階層所作的部份具體建議, 其實是微軟一直使用的「阻止公平競爭」手段。 "[如何阻撓開放原始碼軟體] 將通訊協定「去商業化」(de-commoditizing protocols): 將這些商業化, 簡潔的通訊協定加以擴充, 甚至發展 (屬於我們自己的) 通訊協定, 我們便能夠阻止開放原始碼軟體進入市場" [14] "商業化的通訊協定", 指的就是公開, 不為任何公司所獨有, 任何廠商 (或自由軟體研發者) 可以發展相容產品上市出售, 這樣的通訊協定。 這段文字,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讓我們來扭曲既有的公開通訊協定, 製造莫須有的不相容, 這樣就可以將消費者接駁資訊的管道控制在我們手中, 阻止自由軟體 (及其他廠商生產的相容產品) 來與我們競爭。 竄改 kerberos 通訊協定就是一個具體的例子。

這些微軟企圖加以破壞的通訊協定及檔案格式, 大部份是經由網路上大家公開討論的方式來制定的。 一旦有了相當的共識便有人撰寫技術性的規格文件, 稱為 RFC (Request For Comments) [15] 如果沒有意外, 就會成為所有廠商以及獨立軟體研發者共同的標準。 我們每天瀏覽網頁, 收發信件, 下載檔案時所使用的通訊協定 (http, smtp, ftp) 都是這樣制定的, 所以不同作業系統上的不同應用軟體才能夠彼此交換資訊。 W3C [16] 及被萬聖節文件暗示為眼中釘的 IETF [17] 等重要的非營利機構所推薦的標準, 有許多來自 RFC。 這些機構也另外有他們自己訂定標準的其他機制。 不論是以何種機制所訂定的標準, 描述該介面的支術文件必須可以自由複製散佈, 必須允許任何廠商或個人撰寫/製作支援該介面的軟硬體, 這才能夠讓大家自由溝通, 公平競爭, 這才是能夠保障消費者接駁資訊權利的公開標準 [18]。

封閉介面 / 封閉軟體 (鴉片軟體) / 開放軟體 / 開放原始碼軟體


相對於公開標準介面 (以下簡稱開放介面 open interface) 的是 封閉介面 (closed interface) 例如微軟的 .doc 檔案格式。 原本開放的介面, 也有可能因為受到竄改並被特定廠商施以智財保護, 而使竄改版成為封閉介面, 例如微軟版的 keroers 通訊協定。 原本不屬於任何人所擁有的開放介面, 也可能因為廠商使用法律手段, 而成為封閉的介面。 GUI 就差點成為 Apple 專屬的權利; 而「一指購物」 [3] 不幸已成為 Amazon 的專利。

[軟體分類圖]強迫或引誘使用者採用封閉介面的軟體, 稱為封閉軟體 (closed software), 封閉軟體可能也支援部份開放介面, 但是或者因為支援不力 (例如 MS Word 所產生的純文字檔及 html檔) 或者因為刻意製造的微小差異 (例如 MS 版的 java) 而造成「開放介面不方便」或「開放介面不敷使用」的假象, 迫使消費者選用它所極力推銷的封閉介面。 使用者一旦使用了封閉軟體, 將來即使市場上出現了性質相同, 但功能更好的軟體, 也很可能被迫繼續使用原來的封閉軟體 -- 因為既有的檔案無法與其他軟體交換。 這種效果像吸食毒品一樣, 明知它不好, 卻無法戒掉, 所以筆者也戲稱它為 鴉片軟體。 [19]

與鴉片軟體相反的, 就是 開放軟體. 不論是臺灣的 「開放系統協會」 [20] 或是國際性的 「The Open Group」 [21] 所強調的 "開放的網路交換標準技術" 或是 "無界限的資訊流通" (Boundaryless Information Flow) 與本文所說的 "軟體可以拆成元件; 資訊需要自由接駁" 意思都是相同的. 這些機構的贊助者包含許多國內外的大小廠商, 強調的是軟體資訊的可交換性 interoperability.

有一個容易被與 開放軟體 混為一談的名詞是 開放原始碼軟體 (open source software)[22] 或稱為自由軟體 (free/libre software) [23] 開放原始碼軟體強調的是程式原始碼必須公開, 而且任何人都有權利修改原始碼並將原始版本或改進過的版本自由散佈. 開放原始碼軟體連原始碼都公開了, 它所支援的各種介面 (檔案格式/通訊協定/...) 當然也都是開放的. 換句話說, 開放原始碼軟體必然是開放軟體. 但是 開放軟體不等於開放原始碼軟體. 例如 Sun 的 StarOffice 所存的檔案格式是具有公開 DTD 的 XML [24], 所以它是開放軟體. 但是 StarOffice 是按套數賣錢, 原始碼並未公開的 封閉原始碼軟體/版權私有軟體 (proprietary software) -- 它並不是開放原始碼軟體. Sun 所釋放出來的版本 OpenOffice 才是開放原始碼軟體. 再如各種版權私有的 unix (proprietary unices) 都是封閉原始碼軟體, 但若能真正支援開放的 POSIX 標準, 亦可算是 封閉原始碼的開放軟體: 使用者雖然無法取得其程式原始碼並自由運用, 但至少可以將它所產生的檔案與其他軟體交換使用; 出售 "封閉原始碼的開放軟體" 的軟體公司, 必須誠實地靠產品的功能與品質取勝, 因為將來有性質相同且功能更好的軟體出現時, 消費者很容易就可以改用其他軟體i。

自由光譜圖簡單地摘要, 單純以自由程度畫出一條光譜, 斜線部分是最不自由, 危害消費者權益甚巨的鴉片軟體, 就像是使用專屬接頭的電話機; 藍色部分是最自由, 有許多額外優點的開放原始碼軟體 (其實也幾乎等於自由軟體), 就像是連內部電路都公開的透明電話機; 而光譜中段則是封閉原始碼的開放軟體, 就像是電路不公開, 但至少採用公開接頭的電話機。 例如剛才提到的 StarOffice 及 proprietary unices 大致可歸入光譜中段。 所以說, 封閉原始碼軟體未必都是剝奪消費者接駁資訊權利的封閉軟體 (鴉片軟體); 或者說: 開放軟體未必都是允許使用者自由拷貝修改的開放原始碼軟體。

摘自http://user.frdm.info/ckhung/a/c010.php

11個 LibreOffice 好過 Apache OpenOffice 的因素

更精簡的程式碼
LibreOffice 一直在持續的精簡過去 OpenOffice.org 經年累月所產生的程式碼,目前原始碼行數有 720 萬行,而 Apache OpenOffice 則有 1120 萬行。
較好的 MS Office 格式支援能力
如果您需要與原有的 MS Office 交換 OOXML 檔案,可能考慮要儲存成 .docx 這樣的格式,LibreOffice 和 Apache OpenOffice 都有能力開啟 .docx、.xlsx、.pptx 等格式,但只有 LibreOffice 可以直接儲存成此類較新式的格式。
重新設計的視窗樣式
Apache OpenOffice 保存了原有的視窗樣式,至今沒有太大的改變,而 LibreOffice 雖也保留了原有的樣式,但是將部份的分割視窗設定為可縮放至角落,讓整個編輯的畫面更接近列印出來的效果。
可以格式化的註解內容
Apache OpenOffice 的註解功能只有純文字格式,而 LibreOffice 則可以做出一些樣式變更的效果。
重新修訂後的樣版對話視窗
LibreOffice 修訂了樣版對話視窗,讓使用者更好取用樣版的功能。
字數字元的統計視窗
在 LibreOffice,字數和字元的統計是直接顯示在 footer 狀態列中,而 Apache OpenOffice 還得另外呼叫才看的見。
類似於瀏覽器的搜尋功能
在 Apache OpenOffice,搜尋與取代的功能需要另外呼叫視窗執行,但是在 LibreOffice 中,這個功能預設是嵌入主畫面中,就像瀏覽器的尋找功能一樣,較為直觀方便。
進階功能的設定模式
LibreOffice 可以透過工具列上的「工具」->「選項」->「LibreOffice」->「進階」->「專家設定」調整進階功能是否要顯示於選單而不是預設就顯示。
改進表頭/表尾的編輯工具
LibreOffice 新增了表頭/表尾的編輯工具,可以快速修改相關的格式與效果,並套用於整份文件中。
題名頁功能
LibreOffice 新加入了「題名頁」功能,可以快速的在整份文件中任一位置插入不同格式的頁面,過去要達到此一功能需要好幾個步驟才能達成,如今在 LibreOffice 可以很快就做到。
內嵌字型功能
LibreOffice 可以在文件內插入字型,這對於交換檔案有很大的助益,可以避免文件在不同電腦上因缺少字型所造成的排版錯誤問題。
(http://blog.ossii.com.tw/?p=387#)

處理目錄指令
cd:變換目錄
pwd:顯示目前的目錄
mkdir:建立一個新的目錄
rmdir:刪除一個空的目錄
cp (複製檔案或目錄)
rm (移除檔案或目錄)
mv (移動檔案與目錄,或更名)
http://linux.vbird.org/linux_basic/0220filemanager.php
什麼是 Shell scripts
什麼是 shell script (程式化腳本) 呢?就字面上的意義,我們將他分為兩部份。 在『 shell 』部分,我們在十一章的 BASH 當中已經提過了,那是一個文字介面底下讓我們與系統溝通的一個工具介面。那麼『 script 』是啥? 字面上的意義, script 是『腳本、劇本』的意思。整句話是說, shell script 是針對 shell 所寫的『劇本!』
什麼東西啊?其實, shell script 是利用 shell 的功能所寫的一個『程式 (program)』,這個程式是使用純文字檔,將一些 shell 的語法與指令(含外部指令)寫在裡面, 搭配正規表示法、管線命令與資料流重導向等功能,以達到我們所想要的處理目的。
所以,簡單的說, shell script 就像是早期 DOS 年代的批次檔 (.bat) ,最簡單的功能就是將許多指令彙整寫在一起, 讓使用者很輕易的就能夠 one touch 的方法去處理複雜的動作 (執行一個檔案 "shell script" ,就能夠一次執行多個指令)。 而且 shell script 更提供陣列、迴圈、條件與邏輯判斷等重要功能,讓使用者也可以直接以 shell 來撰寫程式,而不必使用類似 C 程式語言等傳統程式撰寫的語法呢!
這麼說你可以瞭解了嗎?是的! shell script 可以簡單的被看成是批次檔, 也可以被說成是一個程式語言,且這個程式語言由於都是利用 shell 與相關工具指令, 所以不需要編譯即可執行,且擁有不錯的除錯 (debug) 工具,所以,他可以幫助系統管理員快速的管理好主機。
http://linux.vbird.org/linux_basic/0340bashshell-scripts.php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03130417Linux

圖形使用者介面
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簡稱GUI)是指採用圖形方式顯示的電腦操作用戶介面。與早期電腦使用的命令列介面相比,圖形介面對於用戶來說在視覺上更易於接受。然而這介面若要透過在顯示器的特定位置,以「各種美觀、而不單調的視覺訊息」提示使用者「狀態的改變」,勢必得比簡單的文字訊息呈現,花上更多的計算能力,計算「要改變顯示器哪些光點,變成哪些顏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B%BE%E5%BD%A2%E7%94%A8%E6%88%B7%E7%95%8C%E9%9D%A2




GNU計劃
GNU計劃(英語:GNU Project),又譯為革奴計劃,一個自由軟體集體協作計畫,由李察·斯托曼在1983年9月27日公開發起。它的目標是建立一套完全自由的作業系統,稱為GNU。李察·斯托曼最早在net.unix-wizards新聞群組上公布該訊息,並附帶一份《GNU宣言》等解釋為何發起該計劃的文章,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要「重現當年軟體界合作互助的團結精神」。
GNU是「GNU's Not Unix」的遞迴縮寫,為避免與gnu(非洲牛羚,發音與「new」相同)這個單詞混淆,斯托曼宣布GNU應當發音為「Guh-NOO」(/ˈgnuː/ (幫助·關於)),與「canoe」發音相似。
UNIX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商業作業系統的名稱。由於GNU將要實作UNIX系統的介面標準,因此GNU計劃可以分別開發不同的作業系統。GNU計劃採用了部分當時已經可自由使用的軟體,例如TeX排版系統和X Window視窗系統等。不過GNU計劃也開發了大批其他的自由軟體,這些軟體也被移植到其他作業系統平台上,例如Microsoft Windows、BSD家族、Solaris及Mac OS。
為保證GNU軟體可以自由地「使用、複製、修改和釋出」,所有GNU軟體都包含一份在禁止其他人添加任何限制的情況下,授權所有權利給任何人的協定條款,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這個就是被稱為「公共版權」的概念。GNU也針對不同場合,提供GNU較寬鬆公共許可證與GNU自由文檔許可證這兩種協定條款。
http://zh.wikipedia.org/wiki/GNU%E8%A8%88%E5%8A%83



自由軟體應用
BLAG Linux和GNU,一個基於Fedora的GNU/ Linux發行版。
Dragora,基於簡單概念的獨立的GNU / Linux發行版。
Dynebolic,一個GNU/ Linux發行版特別強調的音頻和視頻編輯。
Guix系統分配是建立在GNU Guix之上的先進的GNU / Linux發行版,為GNU系統純功能包管理器。
gNewSense,一個基於Debian GNU/ Linux發行版,從FSF的贊助。
Musix,一個基於GNU的Knoppix+ Linux發行版,特別強調音頻製作。
Parabola GNU/ Linux的基礎上,看重簡單的包和系統管理。
Trisquel,一個基於Ubuntu GNU/ Linux發行版,是面向小型企業,家庭用戶和教育中心。
Ututo XS,一個基於Gentoo的GNU/ Linux發行版。這是由GNU項目公認的第一個完全自由的GNU/ Linux系統。
https://www.gnu.org/distros/free-distros.html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1212Linux

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的定義界定了一個特定的軟體能否乎合自由軟體的準則。為了解決一些細節的問題,我們不時會重新審視這些準則。可以從以下的更新記錄了解這個定義的演變。「自由軟體」指尊重使用者及社群自由的軟體。簡單來說使用者可以自由運行、複製、發佈、學習、修改及改良軟體。他們有操控軟體用途的權利。

如果使用者不能控制軟體,就會反被軟體操控,而軟體開發者就可以透過軟體操控使用者。這些不自由(nonfree)或專有(proprietary)的軟體就成為不公義勢力的利器。
所以「自由軟體」是自由、權利的問題,而不是價格的問題。自由軟體的性質就跟「自由言論」一樣,而不是「免費啤酒」[按1]。
如果軟體使用者有以下四項自由,那軟體就是自由軟體︰

以任何目的運行該程式 (自由0)[按2]。
取得軟體的代碼(source code)並學習程式的運作、修改為你想要的樣子 (自由1)
隨意發佈軟體副本以幫助別人 (自由2)。
隨意分發你修改的版本(包括代碼)給別人 (自由 3)。此舉可使你的版本惠及社群。

自由軟體參考資料:http://www.gnu.org/philosophy/free-sw.zh-tw.html

開放原始碼軟體 (Open Source Software),指的是符合開放源碼促進會 (Open Source Initiative, OSI) 所訂定開放源碼定義 (Open Source Definition, OSD) 的軟體。
開放源碼定義由 Bruce Perens 所擬,其曾經為 Debian 開發計畫的領導人,並為 Debian 草擬「Debian 自由軟體指導綱要(The Debian Free Software Guidelines, DFSG,註二)」,用來判斷 Debian 計畫中的程式是否為自由軟體,之後裴倫斯將 DFSG 加以修改成為開放源碼定義的第 1 版。目前開放源碼定義由 OSI 維護,最新版本為第 1.9 版,共有十項要件(註三):

1.自由再散布 (Free Distribution):允許自由再散布程式,並且不可以因此而收取授權金,不過仍然可以收取授權金以外的費用。
2.原始碼 (Source Code):為了使程式可以被修改,所以必須允許程式以原始碼形式散布。散布原始碼的形式不拘,可以透過電子媒介,也可以透過紙本。而除了直接提供原始碼外,也可以先單獨散布程式的執行檔,若收到執行檔之人想要原始碼時,可以再向散布執行檔著索取原始碼,現行常見的做法,是將程式執行檔與原始碼的下載連結置於同一網頁上,於固定網址中提供他人自行下載。
3.衍生著作 (Derived Works):必須允許他人可以修改原程式,並且允許他人散布修改過的程式。授權條款可以要求修改過的程式必須採用與原程式相同的授權內容,不過此並非是這項定義中強制性的要求。
4.原創作者程式原始碼的完整性 (Integrity of The Author's Source Code):為了保持原作者原始碼的完整性,授權條款可以要求修改版本冠以不同的版本編號,用來和原程式做區別,或者是要求以修正檔 (patch files) 附加於原程式的形式來散布修改程式。這項定義並不是強制性。
5.不得對任何人或團體有差別待遇 (No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rsons or Groups):為了讓開放源碼軟體可以廣泛地散布,授權條款內容不得歧視任何人或團體。不過某些國家對於特定種類的軟體設有輸出限制,授權條款中可以提醒使用者可能有這樣的規定必須遵守,不過條款本身則不可以有輸出限制的內容。
6.對程式在任何領域內的利用不得有差別待遇 (No Discrimination Against Fields of Endeavor):基於和第五項定義同樣的理由,授權條款內容不得限制程式僅可以或不可以在特定領域中運用,當然也不得限制程式在商業領域中的運用。
7.散布授權條款 (Distribution of License):授權條款中的權利繼續適用於收到程式的所有使用者。這項要件的重點並非在於,修改過的程式仍然必須適用相同的授權條款,因此像 GPL 這樣的授權條款也符合這項要件。
8.授權條款不得專屬於特定產品 (License Must Not Be Specific to a Product):這一項定義是防止開放源碼軟體的程式被封閉起來。若多個程式一同以一個開放源碼套裝軟體 (package) 的形式散布時,若其中一個程式單獨被拿出來散布時,授權條款不可以限制這個程式繼續以開放源碼授權條款散布。
9.授權條款不得限制其他軟體 (License Must Not Restrict Other Software):一個開放源碼程式與其他程式在透過同一個散布媒介體散布,例如 CD-ROM,此時開放源碼授權條款不得限制其他一同散布的程式也必須是開放源碼的。
10.授權條款必須技術中立 (License Must Be Technology-Neutral):授權條款必須技術中立,必須使程式可以在非網際網路環境以及在非圖形化使用者環境 (non-GUI) 下散布。若是授權條款規定「點選即視為同意 (click-wrap)」的程序作為使用者接受條款的要件,這樣的規定會阻礙程式透過紙本散布,就不符合技術中立要件的要求。

參考資料:http://www.openfoundry.org/tw/news/520

1205Linux

今天課堂介紹IP位址
1. 網際網路協定位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又譯為網際協定位址。
2.分為IPv4與IPv6兩大類。
3.浮動IP
https://zh.wikipedia.org/wiki/IP%E5%9C%B0%E5%9D%80

IP分發架構為Iana=>1.AfriNIC 2.APNIC 3.ARIN 4.LACNIC 5.RIPE NCC(依地區區分)







IANA
網際網路號碼分配局(英語: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縮寫IANA),是一家網際網路位址指派機構,管理國際網際網路中使用的IP位址、網域名稱和許多其它參數的機構。IP位址、自治系統成員以及許多頂級和二級網域名稱分配的日常職責由網際網路註冊中心(IR)和地區註冊中心承擔。IANA是由ICANN管理的。官網:http://www.iana.org/

RFC
徵求修正意見書(英語:Request For Comments,縮寫為RFC),是由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IETF)發行的一系列備忘錄。檔案收集了有關網際網路相關資訊,以及UNIX和網際網路社群的軟體檔案,以編號排定。目前RFC檔案是由網際網路協會(ISOC)贊助發行。
常見網際網路協定的RFC編號
IP:791

Domain Name
網域名稱(英語:Domain Name),又稱網域、網域名稱,是由一串用點分隔的名字組成的Internet上某一台電腦或電腦組的名稱,用於在資料傳輸時標識電腦的電子方位(有時也指地理位置)。DNS(網網域名稱稱系統,Domain Name System,有時也簡稱為網域名稱)是網際網路的一項核心服務,它作為可以將網域名稱和IP位址相互對映的一個分布式資料庫,能夠使人更方便的存取網際網路,而不用去記住能夠被機器直接讀取的IP位址數串。
例如,www.wikipedia.org作為一個網域名稱,便和IP位址208.80.152.2相對應。DNS就像是一個自動的電話號碼簿,我們可以直接撥打wikipedia的名字來代替電話號碼(IP位址)。DNS在我們直接呼叫網站的名字以後就會將像www.wikipedia.org一樣便於人類使用的名字轉化成像208.80.152.2一樣便於機器識別的IP位址。

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1121Linux

今天介紹的是GNU計劃,是一種自由軟體共享的協定
GNU計劃(英語:GNU Project),有譯為「革奴計劃」,是由李察·斯托曼在1983年9月27日公開發起的自由軟體集體協作計畫。它的目標是建立一套完全自由的作業系統GNU。李察·斯托曼最早是在net.unix-wizards新聞群組上公布該訊息,並附帶一份《GNU宣言》等解釋為何發起該計劃的文章,其中一個理由就是要「重現當年軟體界合作互助的團結精神」。
UNIX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商業作業系統的名稱。由於GNU將要實現UNIX系統的介面標準,因此GNU計劃可以分別開發不同的作業系統。GNU計劃採用了部分當時已經可自由使用的軟體,例如TeX排版系統和X Window視窗系統等。不過GNU計劃也開發了大批其他的自由軟體,這些軟體也被移植到其他作業系統平台上,例如Microsoft Windows、BSD家族、Solaris及Mac OS。為保證GNU軟體可以自由地「使用、複製、修改和釋出」,所有GNU軟體都包含一份在禁止其他人添加任何限制的情況下,授權所有權利給任何人的協定條款,GNU通用公眾授權條款(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這個就是被稱為「公共版權」的概念。GNU也針對不同場合,提供GNU較寬鬆公共許可證與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這兩種協定條款。

GNU計劃的官方網站:http://www.gnu.org/home.en.html

1107Linux

今天毛老師講到自由是包含能在自由的軟體中使用不自由的軟體,Debian即為Linux的發行版
Linux發行版(GNU/Linux 發行版),為使用者預先整合好的Linux作業系統及軟體。使用者不需要重新編譯,小幅度更改設定即可,通常以軟體包管理系統來進行應用軟體的管理。Linux發行版通包含桌面環境、辦公套件、媒體播放器、資料庫等應用軟體。並依程度分為嘗試、不穩定及穩定階段
以下舉幾個例子:

(1) Linux Mint:是對使用者友好而功能強大的作業系統。理想之一是把先進技術,以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以此來成為最優秀的作業系統。

(2) Ubuntu:目標是為一般用戶提供一個最新的、同時又相當穩定的主要由自由軟體構建而成的作業系統。現今具有龐大的社群力量,用戶可以方便地從社群獲得幫助。
(3) Fedora:較具知名度的Linux發行套件之一,由Fedora 專案社群開發、紅帽公司贊助,目標是建立一套新穎、多功能並且自由的作業系統。
(4) Debian GNU/Linux:是由GPL和其他自由軟體許可協議授權的自由軟體組成的作業系統,由Debian計畫組織維護。
(5) openSUSE:是以Linux核心為基礎,提供符合一般日常使用的作業系統。
(6) Arch Linux:是朝向輕量以及簡單的Linux發行版。其中「簡單」被定義為「避免不必要或複雜的修改」,也就是說,是由開發者角度定義,而非使用者角度思考。
(7) PCLinuxOS:以LiveCD的形式發行,既可在光碟機中執行,也可安裝在硬碟上。PCLinuxOS和其他基於Mandriva的發行版不同的是使用APT包來安裝軟體。
(8) CentOS:來自於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依照開放原始碼規定釋出的原始碼所編譯而成。由於出自同樣的原始碼,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穩定性的伺服器以CentOS替代商業版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使用。兩者的不同,在於CentOS並不包含封閉原始碼軟體。CentOS 對上游代碼的主要修改是為了移除不能自由使用的商標。
(9) Mageia: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及其主導的Linux發行版的名稱。
(10) Slackware Linux:與其他的發行版本不同,它力圖成為「UNIX風格」的Linux發行版本。只吸收穩定版本的應用程式,並且缺少其他linux版本中那些為發行版本客製的配置工具。